书画院 | 小记者网 | 人员查询 | 进入首页 |
全国摄影作品展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邮箱:kjrfzw@126.com    

在阳光下普法宣传

当前位置: > 首页 > 专题报道 >
酒广告上
普法委员内页广告1

陕北高原竟然养出了南方大闸蟹 肉质还很肥美

2017-01-13 13:21:30 来源:中华网 作者:高雪滢

你吃过固城湖太湖阳澄湖大闸蟹,但你听说过黄龙大闸蟹吗?

黄龙县位于陕西省延安市。你一定想不到,南方的澄阳湖大闸蟹竟然在这个陕北高原的小县城里落了户。不仅没有水土不服,这些螃蟹们还长得很肥美:去年11月在上海举行的全国河蟹比拼竞赛中,黄龙大闸蟹拿下了“金蟹奖”,原因是它“青壳、白肚、金腿、黄毛、美味”。

那么,在干旱少雨的黄土高原上,是怎么养出南方大闸蟹的呢?

这事儿还得从3年前说起。

黄龙是个既无煤炭,也无石油的地方。

传统的种几亩玉米、养几只鸡鸭,不仅致富无门,更是脱贫无望。

转折点发生在2013年。

黄龙县的一个大闸蟹养殖基地,工人张松庆在捕捞大闸蟹(新华社记者沈伯韩摄)

新华社报道称,当时,黄龙县委书记任高飞到江苏泰州挂职交流,发现当地的大闸蟹卖得很好,又看到当地植被和黄龙差不多,就萌生了在黄龙养螃蟹的想法。

黄龙的植被和江苏差不多?

没错,黄龙虽然在黄土高原上,却不是你想象中的黄沙漫天、沟壑纵横。

得益于连续多年的退耕还林和绿化造林,黄龙的林草覆盖率达到了92%,堪称镶嵌在黄土高原上的一颗绿色的明珠。

而且,黄龙还有着丰富的水资源,水质优良,生态良好。

可有了这些条件,江南的大闸蟹就能在陕北高原生存了吗?

它们会不会水土不服呢?

会不会“南橘北枳”呢?

据新华社报道,为了解决这些问题,黄龙县政府从上海海洋大学和陕西省请来了专家,详细分析黄龙和江苏两地的气候、水质、土壤区别;

又从江苏请来大闸蟹的养殖能手,在黄龙进行试点养殖。

年,大闸蟹试养成功!

黄龙县的一个大闸蟹养殖基地,工人张松庆在捕捞大闸蟹(新华社记者沈伯韩摄)

黄龙的大闸蟹主要饲养在池塘里,螃蟹的品种是阳澄湖大闸蟹。

蟹池里的水,是适合大闸蟹生长的当地优质水源;

再在池塘里种一些水草,螃蟹就有了良好的生长环境。

但是,水草要怎么种?池塘要多久换一次水?平时要怎么消毒?养出来了市场如果不认可怎么办?

所有的这些,对从没养过大闸蟹的黄龙人来说,都是大难题。

因此,尽管试养成功的消息令人振奋,但还是很难向大家全面推广。

于是,黄龙县政府2014年开展了“饲养大闸蟹陕北精准扶贫”计划。

新华网1月11日报道称,县里的党员干部、外地专家和养殖能手联合成立了大闸蟹养殖技术服务机构,为养殖户免费提供蟹苗、防逃板、池塘水草。

还从江苏请来养殖专家,定期为蟹农开展技术培训。

黄龙县大闸蟹养殖专职技术员冯万能(左)、石堡镇养殖技术员彭建民(右)在向饲养户了解情况(新华社记者陶明摄)

家住白马滩镇河西坡村的王乃林抱着试一试的想法,从政府那里领了2000多只蟹苗,没想到当年就赚了3万元。

看到他赚了钱,村里的贫困户们也纷纷加入了养大闸蟹的大军。

据新华社报道,从2014年到2016年,黄龙县饲养大闸蟹的农户由开始的2户16亩增加到目前的48户355亩,蟹池遍布全县6个乡镇,大闸蟹成为黄龙县的一大特色产业。

黄龙县石堡镇店子河水产养殖基地,该基地辐射带动本村8户贫困家庭饲养大闸蟹120亩,每亩纯收入达8000元以上(新华社记者陶明摄)

黄龙县水务局局长王永刚接受新华社采访时说,今年黄龙还要发展200亩左右的蟹池基地,争取让更多的人品尝到优质生态的陕北黄龙蟹,让更多的黄龙人脱贫致富。

黄龙的大闸蟹,以零污染,肉鲜膏肥著称,个个青皮白肚、黄毛金爪、个大肉鲜,十分受市场青睐。

养殖户们不仅将螃蟹卖向周边市场,还利用QQ、微信等方式在网上销售,每亩的纯收入达到近万元。

新华社报道称,2016年,黄龙全县成品大闸蟹已达11万只。

在陕北,可不仅仅只有黄龙养大闸蟹。

新华网2013年报道称,陕西榆林市的靖边县有着陕北最大的大闸蟹养殖基地,产品远销湖北、内蒙古等地,供不应求。

据陕西日报2016年报道,榆林市的衡山区还开发了稻田养蟹的方法,将螃蟹养在稻田里,一地两用,一水双收。养蟹稻田效益是单种水稻的1.6倍,亩产值高出1960元。

陕北高原上的人们,不仅吃上了自家门口的大闸蟹,还借着大闸蟹一举脱贫。

黄龙县圪台乡的养蟹老农赵爱民在接受陕西日报采访时,开心地说:“就让这‘横行霸道’的小螃蟹,带我走上发家致富的道路吧,哈哈哈!”

(责任编辑:张小可)
酒广告下

关于我们   |   培训资料   |   证件申请   |   特约记者查询   |   版权声明   |   联系我们

鲁ICP备18039074号-1

新出新培(暑)字第44687号

出版许可证:379Q013113

文化许可证:371302180245号

  鲁公网安备 37130202371859号

今日法制网TM 第41类 注册号:56817181

今日法制网TM 第35类 注册号:54335687

今日法制网国家版权:2021-F-00103709 号

计算机软件著作权证书:软著登字第 9815773 号

互联网信息与新闻编辑业务新教培证字(2011)第1901号

今日法制网如有侵犯您的版本 请联系我们 三个工作日内删除

网络违法犯罪
举报网站
经营性网站
备案信息
违法和不良
信息举报中心
12321网络不良与
垃圾信息举报受理中心
12318全国
文化市场举报